2022年4月10日至13日,重要领导人在海南考察时强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攻坚克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

2022年4月10日下午,重要领导人在海南省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先后考察了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了解海南支持种业创新、发展海洋科技等情况。

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依托和服务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以种子创新和种业发展为导向,以国家战略任务为使命,通过项目牵引、开展联合攻关等方式,突破种子创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保障国家种子安全,助力我国种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围绕“深海”和“热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海南地域特色,在南海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空-天-地-海”一体化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南海立体观测网”,牵头建设了“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在服务国家海洋安全、资源开发、防灾减灾、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指出,依托三亚深海科技城,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培育深海深空产业。发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优势,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方案要求,重点面向南繁科技、深海科技规划产业布局。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位于三亚市西部,总体规划面积69.3平方公里,是三亚市培育产业转型新业态、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自贸港建设新标杆的重要增长极。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依山达海、交通便利,G98环岛高速下穿通过,构建城区五横七纵主干路网,规划布局南繁科技和深海科技两大空间板块。

重点布局“一城、一基地、一谷”
一城南繁科技城

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重点培育“一室八中心”,是南繁硅谷创新创业核心载体。2021年5月12日,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揭牌成立,打造面向全球种业的创新策源地。已集聚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18家科研院所,中国种子集团、隆平生物、德国科沃施等400余家国内外领先种业企业先后入驻,南繁产业集聚效应日渐显现。

一基地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建设国家(三亚)隔检中心、离岸创新平台、中转隔离基地等项目,形成高效便捷、风险可控的种质资源进出境通道。

一谷生物谷

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以自然环境为基底,建立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繁育、研究及成果转化基地,打造种质研究、生命科学、高效农业等多产业集聚融合创新地和跨学科国际合作示范区。

重点布局“一城、一港”
一城深海科技城

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加快构建深海科学研究、装备研发和应用平台,筹划“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体系,打造国家深海技术创新中心,着力培育开放共享的国家深海科研试验能力。中国船舶集团、中科院深海所、中国地质调查局等17家科研院所和200余家企业已经入驻,2020年11月10日,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任务,创造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一港南山港

延伸入海,启动建设国内首座公共科考码头,不断完善港口服务基础设施,未来可满足近20条科考船同时停靠,建设走向深海的科考母港。提升南海资源开发和周边海洋深潜科考保障服务能力,全力打造我国海洋战略综合服务保障基地。

围绕南繁、深海科技产业发展目标,贯彻“大共享、小学院”理念,中国海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一批“双一流”高校相继在崖州湾科技城设立研究院,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体系。

崖州湾科技城积极打造“城市布局+设施运维+绿色建筑”全流程低碳城区,聚力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布局教育、医疗、商业、体育中心、人才公寓等公共服务配套资源,加快推进智慧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